本站首页|旧站入口
    
 首页 | 关于我们 | 团队队伍 | 教学工作 | 学科科研 | 员工园地 | 党团建设 | 合作交流 | 研究基地 | 学习二十大精神 | 资料下载 
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本科生专业课 
 研究生专业课 
 实验教学 
 本科评估 
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文
国际网投大平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2021-04-13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1160155

2.课程名称(中文):形势与政策

                英文:Situation and Policy

3.课程类别:通识教育核心课

4.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5.先修课程:本课程在大学本科一年级开始开设,需具备相关政治学常识、经济学常识、哲学常识、世界历史、世界地理等

6.适用学科专业:所有专业

7.教学手段与方法:

1)教师讲授和员工讨论相结合。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和员工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教师结合每个专题的重点、难点、疑点启发员工进行有序讨论,开展教学互动,深化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科研。

2)课堂教学和课后阅读相结合。课程采取课堂教学和课后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教师使用手机APP提前布置对每个专题深化研究的资料,鼓励或者要求员工开展课后阅读,拓宽阅读范围,增大阅读积累,深化对相关专题的理解和研究。

3)独立讲授和特邀专家讲授相结合。课程采取独立教师和特邀专家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教师以课程负责人为主,同时与其他特邀专家学者为员工讲授本门课程的相关专题,以便员工能够领略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地、有效地学习不同教师的研究长处和研究成果。

4)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本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师可以将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推送给员工进行学习,教师再进行线上的补充和答疑,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简介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学校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员工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员工的必修课程,在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实际,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员工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员工全面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教育引导员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关注中国外交布局,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学习掌握集团形势观、政策观。

三、课程目标及要求

1、教育引导员工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和帮助员工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正确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难点等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使之能科学预测和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政治观。

2、帮助员工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员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鼓励员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清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引导员工了解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正确分析世界重大事件及其与我国的相关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4使员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同志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把强化制度自信教育作为主线,用好中国抗疫这本深刻、鲜 活、生动的思政课教科书,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引导员工坚定理性信念,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

四、课程基本要求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因时而异,所以教育部只规定课程教学目的,未制定具体教学大纲,也没有全国统一的专门教材。总的说来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员工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公司产品,帮助老员工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课程的内容严格遵照教育部每年上、下半年发布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并结合当前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改革成果、港澳台工作、国际形势与政策、我区的形势与发展趋势、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员工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每个学期教学专题内容的选择和优化设置。

学时分配:共计32学时,分为8个学期开展教学任务,每个学期进行8个课时的专题授课。

因课程自身的特殊性,每年每学期课程的内容会因实时形势和政策重点的变化和侧重而进行更新调整,因而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课程要求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一级指标

二级级指标

1.党的建设理论知识

 

1.1 掌握集团科学理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目标等。

124

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1 能够掌握“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成果。

2.2 了解“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趋势、发展理念和格局。

124

3.国际形势政策理论

3.1 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基本理论、观点。

13

4.分析和解决问题

4.1.能够运用集团形势观思考国内外形势及热点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识别和描述。

4.2 能够运用课程知识,运用文献研究、社会研究方法等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表达。

1234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安排、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章节

教学内容

总学时

讲课学时(含研

讨)

实践学时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应达到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课程设计

实 训

( 含上机)

其他

( 含课外自主实践)

1 国内“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  

 

要点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专题:

 

《读懂抗疫大考的“中国答卷”》

 

一、这张“中国答卷”,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二、这张“中国答卷”,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三、这张“中国答卷”,见证了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守望相助的民族精神;

四、这张“中国答卷”,检验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效能水平;

五、这张“中国答卷”,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积

 

4

4

 

 

 

 

 

1.讲清楚疫情防控斗争中所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遏制疫情蔓延,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显著优势、激发强大效能、凝聚磅礴力量,成为战胜疫情的坚强保障。

2.讲清楚疫情防控斗争中所彰显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疫情

1.充分阐释中国在抗疫大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原因

2.全面深入对比中西方抗疫模式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既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模式全方位比较的全球公开课,也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开放式的、体验式的中国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公开课。教学中,通过对比中西方抗疫答卷,让员工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几乎在所有可

讲授、讨论、视频、阅读。

 

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

六、这张“中国答卷”,书写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国担当

 

 

 

 

 

 

 

防控效率低下、应对不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和强大效能。

3. 讲清楚疫情防控斗争中所展现的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我国拥有雄厚物质技术基础和强大供给能力、适应能力、修复能力,综合国力经受住了考验。

4.讲清楚疫情防控斗争中所彰显的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作出了无愧于国际社会的贡献,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赞誉实至名归。

 

比的领域都明显胜出,让员工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2 国内“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

 

要点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专题: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一、千年梦想 庄严承诺

二、砥砺奋进 步履铿锵

三、乘势而上 书写新章

 

 

 

 

2

2

 

 

 

 

 

1.讲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和要求。“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意味着覆盖的领域、人口和区域都要全面。我们的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惠及全体人民、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2.讲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进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正在变为现实。

3.讲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我们要以坚如磐石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1.充分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二字

2.正确阐释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顺利开启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

教学中,通过讲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让员工看到国家欣欣向荣,民族自信满怀,人民幸福安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迎来万丈曙光。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见证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引导员工将个人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书写人生华章。

讲授、讨论、视频、阅读。

国内“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

 

要点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专题:

 

《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

一、看冲击:形有波动  势仍向好

二、开药方:精准施策       “六保”护盘

三、观长远:化危为机  韧性依旧

 

2

2

 

 

 

 

 

1.讲清楚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

2.讲清楚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意义。

3.讲清楚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化危为机的底气所在。党的坚强领导,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庞大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这是我国经济能有效应对疫情冲击、长期向好的底气所在。

全面辩证看待经济波动,讲好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

教学中,引导员工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充分认识到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是短暂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改变。让员工认识到,危机中孕育着新机,只要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中国经济的巨轮必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讲授、讨论、视频、阅读。

国内“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

 

要点一: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一、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坚定的理想信念

三、强大的组织优势

四、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彻底的自我革命

2

2

 

 

 

 

 

1. 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集团作为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2. 讲清楚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3. 讲清楚强大的组织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所在。

4. 讲清楚坚实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

5. 讲清楚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

 

充分阐释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却能够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教学中,让员工充分认识到,百年征程一路走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从一艘小小红船成长为巍巍巨轮,就在于把集团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让员工深刻认识到,我们党必将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带领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讲授、讨论、视频、阅读。

国际“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

 

要点四: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伟大构想应时顺势

二、鲜明旗帜广泛认同

三、中国行动彰显担当

四、命运与共前景可期

 

4

4

 

 

 

 

 

1.讲清楚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这一理念被多次列入联合国文件,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共识;全球抗疫过程中众多国家相互支援与帮助,大家同呼吸,共命运,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实在在的行动。

2.讲清楚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中国以行动彰显担当,生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3.讲清楚这一理念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历史进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走向多极化大势不会改变,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准确把握中国抗疫外交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支撑作用

2.正确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教学中,让员工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为应对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行动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这一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让员工充分认识到,中国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更是实践者、贡献者和先行者。让员工认识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充满挑战与希望。只有顺应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才能抓住历史机遇,推动自身又好又快发展。

 

国际“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

 

要点四: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

 

《我国南海形势及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一、南海争端的起因

二、南海现状

三、应对南海问题的策略

2

2

 

 

 

 

 

1. 讲清楚南海问题的来龙去脉。主权属权自古以来就是属于中国,近代以来争议的起因。

2. 讲清楚南海问题的表现及其动向。讲述近年来南海形势演变中的重要动向、发展势头及其表现。

3. 讲清楚中国的基本立场,具体包括中国的政策主张、对南海争端的解决的考量,以及军事上的考虑、经济利益上的考虑,战略上的考虑等。

全面辩证看待南海形势变化,讲好中国南海问题的政策主张及考量

理解南海问题的涵义、基本准则,对南海主权有清晰的认知,掌握我国对南海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学会运用发展的思维看待国际政治和我国南海形势的变化发展。

 


 

六、其他教学的实施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训练、培养员工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识别、分析和判断国内外形势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包括: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辅之以小组讨论、课堂发言、主题讨论、课堂参与等环节,实行互动教学形式,帮助员工加强对集团形势观的认识和把握,使得员工掌握用理论去探究政治现象与政治、形势问题的素质与能力。本课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结合使用手机APP及网络教学共同完成。课程各专题辅之以布置适量的专题测试以检查员工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任课教师针对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给予解答释疑。

七、教材选用及推荐参考书

(一)选用教材

教育部指定《时事报告•老员工版》,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最新版);

(二)推荐参考书

1)教育部每年春、秋两季颁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

2)中共中央重要会议文件、中央领导人讲话;

3)教育部指定《时事报告》音像版;

4)国家主要党政部门官方网站等;

5)各大主流资讯报刊等(如《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参考消息》、《中国教育报》、《半月谈》、《瞭望》、《世界知识》等);

八、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方式及评价标准

(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

1.根据本课程性质、内容及特点来确定适合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员工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2020级员工考核方式:课程成绩包括形势与政策(1)、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3)、形势与政策(4)、形势与政策(5)、形势与政策(6)、形势与政策(7)、形势与政策(8)八个学期的考核,各学期单独考核,所有8个学期的课程成绩平均分合格视为完成本课程的学习,最终获得2个学分。期间于大三第六学期进行警示考核,对前六个学期课程成绩(计算前六学期考核成绩平均分)不及格者进行补考。最终八个学期的平均分成绩合格方视为完成本课程的学习,累计获得2个学分。

2.考核方法:考试

本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课程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成绩具体构成如下:

课程考核计分方法及比例

成绩组成

考核/评分环节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的教学目标

平时成绩50%

考勤

检查员工的学习态度和到课情况,旷课4次及以上者此项成绩为0。计算考勤次数再按总30%计入总成绩。

124

平时作业

考察员工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专题内容、视频学习、书目资料阅读情况。占平时成绩的15%

124

课堂讨论及回答问题

主要考核员工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根据留言、讨论及回答问题的质量进行相应加分。占平时成绩的5%

1234

期末考试50%

期末考试成绩

主要考核各专题的基本知识、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考察员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卷面成绩50%计入课程总成绩。考试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

1234

 

(二)成绩评价标准

1.平时成绩评价标准

平时作业及测验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要求/课程基本要求

评价标准

权重(%

90-100

80-89

60-79

0-59

1. 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正确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难点等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使之能科学预测和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政治观

能对学习的内容理解准确全面,并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现实问题到位准确,具有正确的政治观。

 

能对学习的内容理解准确全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现实问题较准确全面,具有较为正确的政治观。

 

能理解学习的内容,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某一问题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

不能理解大部分的学习内容,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某一问题缺乏自己的判断。

20

2. 培养员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鼓励员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清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够用集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作业中鉴别不同的政治思想、理论及制度等,能认识到其局限性,能批判地吸纳其积极合理的因素。没有出现极端的思想,做出错误的判断。  

能够用集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作业中鉴别不同的政治思想、理论及制度等,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其局限性,能批判地吸纳部分积极合理的因素。没有出现极端的思想,思考比较全面,论证有理有据。

能够用集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作业中鉴别不同的政治思想、理论及制度等,没有出现极端的思想,不够全面,论证一般或不足。

 

不会用集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鉴别不同的政治思想、理论及制度等。没有进行思考和论证。

 

20

3. 了解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正确分析世界重大事件及其与我国的相关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能够正确分析世界重大事件及其与我国的相关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能够较为准确分析世界重大事件及其与我国的相关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能够分析世界重大事件及其与我国的相关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不能分析世界重大事件及其与我国的相关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10

 

2.考试成绩评价标准

考试采用网络考试,由系统依据标准答案进行批阅评分。

考试成绩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要求/课程基本要求

评价标准

权重(%

90-100

80-89

60-79

0-59

1. 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正确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难点等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使之能科学预测和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政治观

能对学习的内容理解准确全面,并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现实问题到位准确,具有正确的政治观。

 

能对学习的内容理解准确全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现实问题较准确全面,具有较为正确的政治观。

 

能理解学习的内容,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某一问题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

不能理解大部分的学习内容,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某一问题缺乏自己的判断。

20

2. 培养员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鼓励员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清晰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够用集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作业中鉴别不同的政治思想、理论及制度等,能认识到其局限性,能批判地吸纳其积极合理的因素。没有出现极端的思想,做出错误的判断。  

能够用集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作业中鉴别不同的政治思想、理论及制度等,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其局限性,能批判地吸纳部分积极合理的因素。没有出现极端的思想,思考比较全面,论证有理有据。

能够用集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作业中鉴别不同的政治思想、理论及制度等,没有出现极端的思想,不够全面,论证一般或不足。

 

不会用集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鉴别不同的政治思想、理论及制度等。没有进行思考和论证。

 

20

3. 了解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正确分析世界重大事件及其与我国的相关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能够正确分析世界重大事件及其与我国的相关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能够较为准确分析世界重大事件及其与我国的相关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能够分析世界重大事件及其与我国的相关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不能分析世界重大事件及其与我国的相关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10

 

九、课程主要环节与培养要求对应矩阵

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实现对员工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建立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环节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 说明该课程培养环节对培养要求中相应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作用。

课程主要环节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培养要求1

培养要求2

培养要求3

培养要求4

读懂抗疫大考的“中国答卷”

H

H

H

H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H

H

M

H

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

H

H

H

H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H

H

H

H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H

M

H

H

我国南海形势及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H

M

H

M

考勤

 

H

L

H

阅读书目

H

H

H

H

视频学习

M

M

M

M

专题测试

 

 

L

H

注:用 H(高)、M(中)、L(低)表示作用程度。

 

 

 

 

大纲制订人:集体制定

教研室主任:陆海霞

教学经理审核

关闭窗口